新年的坚果盘子里
瓜子可是常客
几乎人手一把
展开剩余87%馋嘴了,嗑瓜子
看电视,嗑瓜子
聊会儿天,嗑瓜子
这种食物仿佛有什么魔力
一磕就停不下来
然而
“嗑瓜子”这件事儿看似简单
其实背后也藏有健康隐患
近日
深圳疾控发布提醒
过年有一类瓜子,千万不能吃
有毒还致癌
吃到了一定要马上吐出来!
到底是哪种瓜子?
没错!
就是有些 发苦的瓜子
别迟疑,吃到立马吐掉
嗑瓜子的时候
难免会吃到有些发苦的瓜子
很多人会多吃几颗把苦味压下去
千万不要!立马吐!
1 秒钟都别迟疑
因为有怪味的瓜子大多是因为贮藏时间太久或贮藏环境不当,导致瓜子出现了变质发霉。
发霉的瓜子极有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它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具有强毒性和致癌性,长期低剂量接触或一次性接触过多都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许多流行病学研究都表示,人群暴露于黄曲霉毒素B1与肝癌发生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最关键的是,黄曲霉毒素对光、热都比较稳定,分解温度可高达280℃。大部分黄曲霉毒素只能通过高温灭活和煅烧等长时间高温过程来灭活,日常烹调的温度并不能将它分解掉。
所以
即使吃的是炒瓜子
只要有霉苦味儿
就赶紧吐掉并及时漱口
除了变质瓜子之外,正常瓜子还是很值得吃的。
对比瓜子和一些我们常吃坚果的营养成分,瓜子甚至还能小小的胜出。
数据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
同样是 100 克,瓜子脂肪和热量更低,蛋白质含量更高。维生素 E 和钙的含量也不差。
不过东西再好,也别吃过量——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平均每周吃坚果 50~70 克就可以了。
如果是带壳的瓜子,平均每天 20~25 克(约一把半)。其实还蛮多的——
瓜子好吃
但是吃多了真的会变成这样
此外
爱嗑瓜子的小伙伴
快看看你的大门牙上有没有这个
有人说
门牙上的豁口是嗑瓜子留下的
真的是这样吗?
一起了解
↓ ↓ ↓
门牙上的豁口是怎么来的?
其实,很多人门牙上都有类似豁口,这种牙也被称为“瓜子牙”。长时间嗑瓜子的确会造成“瓜子牙”,但也不排除其他原因,比如一些外力导致的牙齿破损等。
瓜子的外壳坚硬,咀嚼时和牙齿接触的面积却很小,因此施加在门牙切缘处的压强较大,长时间用力嗑瓜子,不仅容易导致牙齿的磨损,还可能出现不规则的“凹坑”或裂纹。
特别是在长期不注意保护的情况下,这些损伤会逐渐加重,最终可能导致牙齿的崩裂或缺损。最常见的后果是“瓜子牙”,即牙齿上留下明显的凹痕,影响外观和功能。
如果牙齿有磨损或凹陷,尤其是门牙,建议及时去牙科诊所检查并进行修补。需要注意,修复后的牙齿依然脆弱,过度嗑瓜子仍然可能导致再次损伤。
这个伤牙行为非常危险
比起嗑瓜子,春节期间还有一个非常危险的伤牙行为,就是 用牙齿开瓶盖。开瓶盖时,牙齿会受到很大的外力,稍不注意就可能裂开甚至断掉,严重的还可能伤到牙根。
如果牙齿裂得不严重,可能只是吃冷的或者热的东西时会觉得酸疼,但如果涉及到牙齿神经,可能需要做根管治疗。如果牙齿损伤更为严重,就只能拔牙,再考虑种植牙或者做假牙。
警惕隐藏在餐桌的“牙齿杀手”
春节聚会期间,碳酸饮料、果汁几乎是餐桌上的必备品。但 频繁饮用含糖饮料和碳酸饮料对牙齿的危害非常大,这些“快乐”水中含有大量糖分和酸性成分,会促进口腔内细菌滋生,从而加速牙齿的腐蚀和蛀牙的形成。
口腔中的致病细菌通常可以耐受酸性,并且产生更多的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齿的表面,导致牙釉质软化和脱矿。随着时间的推移,牙齿的表面会逐渐变得薄弱,形成蛀牙。
蛀牙最初的症状通常表现为牙齿上出现黑斑,逐渐发展为疼痛和敏感。若不及时处理,蛀牙会加剧,导致牙齿的疼痛、感染,甚至牙齿的脱落。
好啦
赶快把这个家人群里股市杠杆怎么玩
发布于:广东省